關於一份「工作」的紀錄片《翡翠之城》


  前幾天看了這部趙德胤導演的紀錄片《翡翠之城》,全片語言以緬北華人的方言雲南話為主(貫串全片的導演口白亦為雲南話),當中也有一些緬文對話,我試著對照著字幕練習聽聽看我能聽得懂多少方言和緬文,雲南話比較好懂,緬文就只能聽懂一點點,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看完這部紀錄片讓我對緬北克欽邦帕敢的玉石工人生活有一點點初步認識概念,去年暑假才自己跑去中國雲南邊境,包含翡翠玉石批發交易市場的邊城瑞麗,看完紀錄片有些感觸。

 

  來台多年的趙德胤導演已有十多年沒見到自己的大哥,他想了解大哥這些年來的生活,於是將這部紀錄片以大哥為主軸,作為紀錄片的主角,同時透過影像紀錄反映緬北帕敢開採玉石的情形,周旋在政府軍和KIA(Kachin Independence Army,克欽獨立軍)之間工作,這些玉石工人許多都從各處來這工作,他們希望能夠讓自己和家中的經濟改善(有些人則是抱著玉石夢),很多都是未成年即遠從其他地方來此地打工。紀錄片中非常真實呈現,導演真實紀錄玉石工人們下班後的娛樂放鬆如吸食鴉片,還有像是攝影機一度差點被軍方沒收,畫面全黑但是導演用聲音和字幕呈現當時的驚心動魄。十分佩服導演為了拍片的冒險使命感,他之前的多部片也是在非常冒險的狀況下拍攝。



  以下兩段文字出自美國文化撰述與評論家斐迪南·普羅茲曼(Ferdiand Protzman)的著作《工作浮世繪:國家地理紀實攝影精華》,這是我最近在看的攝影集,不少文字帶出共鳴也引發思考。
「每個人都拿自己的工作、信念和文化當透鏡來看別人的工作。我們觀看工作的照片時也是這樣。」
「沒有單一故事,能夠井井有條地把工作的世界從開頭、中段到結尾完整交代清楚。工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工作的整體故事是一篇浩瀚的史詩,由數以十億計的個別故事不斷編織下去,每個故事都會通過各自的發展階段,跨越人類的經驗範疇。在這篇史詩中,工作可能是時與地、生或死、苦或樂。工作是我們做的事,而且往往就是我們本身。你在讀這段文字時,就有人正在某個地方工作,或許你就是。」
  不同的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多少會牽涉倫理、道德、政治等等層面的議題,要做到「又因他們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帖前5:13),這樣的態度真的不容易,但願我們更多看見不同工作,體恤工作者的艱辛,即使不認同,也試圖去瞭解工作背後的故事,而非一味定義著好的工作和不好的工作。


*以上圖片來源:2016 台北電影節
http://www.taipeiff.org.tw/Program_s.aspx?FwebID=f42c6212-7c25-438a-89c5-2320353cbad5&SubID=55&FilmID=29








Post a Comment

My Instagram

Designed By OddThemes | Distributed By Blogger Templates